带状疱疹,又称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俗称「生蛇」,是由水痘病毒再次复发而引起的疼痛性疾病。虽然任何曾感染过水痘的人都有可能生蛇,但该病主要影响长者和免疫力较差人士。随着香港面临人口老化,医疗资源日趋紧张,像Shingrix这类疫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根据《人类疫苗与免疫疗法》的研究显示,每7人中就有2人会生蛇;每20人中便会有1人出现与生蛇相关的神经痛;另外,每100人中更会有1人在眼部周围出现生蛇的情况。
-
什么是生蛇?
带状疱疹(生蛇)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引起,与水痘病毒相同。当水痘治愈后,病毒会潜伏于神经组织内,并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或免疫力下降时复发。生蛇的初期症状包括身体或脸部一侧出现刺痛、痕痒或烧灼感,随后皮肤上会出现带状的疼痛性皮疹。皮疹会进一步形成充满液体的水泡,最终破裂并结痂。常见的相关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和疲劳。如果皮疹波及脸部或眼睛,更可能会导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
-
此外,生蛇还有可能引起「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等严重并发症。即使皮疹已经消退,患者仍可能经历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剧烈神经痛,这种长期神经痛症状在年长人士中较为常见。而其他并发症包括皮疹处的细菌感染,或者在极少数情况下,出现神经系统问题。
-
生蛇的风险
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会逐渐衰弱,使50岁以上的人士更容易生蛇。患有白血病、淋巴瘤或HIV等疾病的人士,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损害,也属于高危群体。此外,接受化疗或器官移植等治疗的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的衰弱,也容易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并引发严重并发症。免疫力薄弱的人士除了更容易生蛇,亦有较高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甚至当病毒影响眼部时,会导致失明。
-
生蛇的传染方法
虽然生蛇不会直接人传人,但生蛇患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机会传播给从未感染过水痘或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士,导致对方感染水痘,而不是生蛇。尤其在皮疹处于水泡阶段时,传染性最强,但一旦结痂,病毒的传播风险就会大幅降低。
-
如果不幸生蛇,应如何保护他人?
如果不幸不幸生蛇,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避免传播病毒。首先,应尽量遮盖住皮疹,防止病毒扩散、避免触摸或抓挠皮疹部位,并经常以肥皂水彻底洗手超过20秒。此外,更应避免与从未感染过水痘的孕妇、早产儿及免疫力较低人士接触,以减少对他们的风险。
-
宝康医疗现有提供Shingrix疫苗,18岁或以上高风险人士及50岁或以上人士可付费接种,以减低生蛇的机会及患病所引起并发性的严重性。优惠详情可按此参阅。
-
Shingrix疫苗的副作用
与任何疫苗一样,接种Shingrix疫苗(蛇针)后可能会引起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及注射部位的酸痛。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痛痒等反应。对于肤色较浅的人,注射处的红肿比较明显,而深色皮肤的人可能较难察觉。此外,部分接种者亦可能会出现疲劳、肌肉痛或轻微的发烧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在几天内便会消退。
-
虽然严重副作用较为罕见,但如果有任何疾病史或健康问题,应先咨询医护人员的建议。对于曾对疫苗成分过敏人士,更应避免接种Shingrix。此外,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如HIV患者、正接受癌症治疗或患有免疫力系统疾病的人士,亦应在接种疫苗前与医生商讨,因其免疫系统可能会对疫苗作出不同反应,而需要特别监测。对于生蛇患者,应等到病情痊愈后再接种疫苗。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亦应与医护人员商讨合适的疫苗接种时机。
-
生蛇的管理: 提高预防意识的重要性
生蛇对年龄较大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士而言,是一种极其痛苦且消耗身心的疾病。虽然生蛇的症状可通过多种治疗方法控制,但考虑到长期并发症,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视力丧失,预防才是最理想的应对方式。面对香港人口老化和医疗系统的压力,透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生蛇,能有效减轻公共卫生负担。预防措施如接种Shingrix疫苗,不仅能保护自己,也能保护最容易感染病毒的群体。
-
备注:
1.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2023)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026898/
2. 资料来源: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 (2024) https://shingrixhcp.com/
3. 资料来源: 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2024) https://www.cdc.gov/shingles/about/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