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最新消息
香港肝炎指南 : 了解不同類型肝炎及如何保護自己

在香港,肝炎已逐漸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影響著全港數以萬計的市民。這種病毒會導致肝臟發炎,如未能及時治療,更有可能引發嚴重,甚至危害生命的併發症。甲型(Hepatitis A)、乙型(Hepatitis B)、丙型(Hepatitis C)及戊型(Hepatitis E)肝炎各有不同風險及傳播途徑,了解其中的差異對預防與控制肝炎非常重要。現時,香港約有41萬人曾感染肝炎病毒,佔總人口的5.6%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Hepatitis B)更是肝癌主因之一,導致超過70%的肝癌病例

-

什麼是肝炎?

肝炎是指肝臟組織發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肝炎會損害肝細胞,削弱肝臟在新陳代謝、解毒及免疫功能中的作用。當肝炎發展成慢性肝臟炎症時,可能會導致肝臟纖維化(Fibrosis),甚至肝硬化(Cirrhosis),使健康的肝組織被瘢痕組織取代,嚴重影響肝臟功能。當情況變得嚴峻時,肝炎更可能會導致肝衰竭或肝癌。

-

肝炎的分類

肝炎病毒可分為不同類型,在香港最常見的有甲型、乙型、丙型及戊型肝炎,而丁型和庚型則較為少見。每種肝炎病毒的傳播途徑和對健康的影響均有不同。甲型與戊型肝炎通常為急性肝炎,較少惡化成慢性疾病;乙型與丙型肝炎若未能及時發現及治療,則更容易惡化成慢性疾病,對健康構成長遠威脅。

-

甲型與戊型肝炎

甲型與戊型肝炎的傳播途徑相似,主要通過受污染的食水或食物(特別是貝類海鮮)感染。在香港,雖然甲型與戊型肝炎的病發機率遠低於乙型肝炎,但每年仍有零星個案。2022年,香港錄得22宗甲型肝炎和57宗戊型肝炎個案,提醒我們仍需要時刻關注甲型與戊型肝炎。

-

甲型與戊型肝炎一般為急性感染,常見症狀包括疲勞、作嘔及黃疸(皮膚和眼睛發黃),通常不會引致慢性肝病。雖然大部分患者無需進行特殊治療便可以完全康復,但對於免疫力較弱的人士,或曾接受器官移植的人士,則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病症。一般情況下感染者不需要住院,但也應密切監測自身症狀,並避免攝取可能增加肝臟負擔的物質(例如酒精),以促進肝臟健康。

-

預防甲型與戊型肝炎

預防甲型與戊型肝炎的關鍵在於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及管理食物安全。以下是預防的有效措施:

徹底煮熟食物:確保食物,特別是海鮮,經過充分烹煮以消除潛在的病原體。

避免在無牌食肆進食:選擇有信譽的餐廳,避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或在食品安全標準較低的街邊攤檔進食。

勤洗手:飯前或如廁後,使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以減少病毒傳播風險。

●接種型肝炎疫苗 : 能有效預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寶康醫療提供疫苗接種,按此致電查詢。

-

對於高風險人群,如慢性肝病患者、醫護人員、食品處理員,或需前往甲型肝炎高發地區(如印度內陸、非洲及中南美洲)的人士,可預先接種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此外,使用注射藥物或非法藥物的人士、男同性戀者,以及擁有多位性伴侶的人士,也可考慮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疫苗能有效預防甲型及乙型肝炎,顯著降低感染風險。不過,目前尚未研發出針對丙型及戊型肝炎的疫苗,因此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尤其重要。

-

乙型與丙型肝炎

乙型和丙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及體液傳播,因此相較於甲型和戊型肝炎,這兩種肝炎更難預防。

-

乙型肝炎的傳播:乙型肝炎會透過性接觸、共用注射器具,以及分娩時由母親傳染給嬰兒。此外,在紋身、穿耳洞和針灸等的過程中,使用未充分消毒的用具,亦可能傳播病毒。香港約有8-10%的人口是乙型肝炎的帶病者,使他們面臨較高的肝硬化或肝癌風險。慢性乙型肝炎通常沒有症狀,代表帶病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病毒傳播給他人。

-

丙型肝炎的傳播:丙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傳播,例如輸血或共用注射器具,較少透過性接觸傳播。香港約有0.5%的人口是丙型肝炎的帶病者。與乙型肝炎不同的是,現時尚未開發出丙型肝炎的疫苗,因此預防工作變得尤其重要。乙型和丙型肝炎都可能導致長期的肝臟損害,初期症狀通常較輕微或不存在。

-

診斷乙型肝炎必須透過血液測試

測試一般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的血液測試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 陽性結果表示身體已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應盡快尋求醫學評估

-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後,若表面抗原呈陽性反應超過六個月,即表示已感染慢性乙型肝炎

-

乙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

- 陽性結果表示身體已有足夠的乙型肝炎抗體,保護身體免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人體可從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或過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痊癒後而獲得保護性抗體

-

寶康醫療提供基本體檢及疫苗服務,按此了解信用卡體檢詳情。

-

如患上病毒性肝炎應怎麼辦?

如果你確診帶病毒性肝炎,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管理病情,並維持肝臟健康。

避免飲酒:酒精會加速肝臟損傷,對於患有肝炎的患者尤為嚴重。避免飲酒可以讓肝臟專注於自我修復,減輕對於肝臟的額外負擔。

保持均衡飲食:均衡飲食並攝取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增強免疫功能並促進肝臟健康。因此,進行低脂肪和低糖飲食尤其有益。

戒煙:吸煙會將有害毒素引入體內,這些毒素需要由肝臟進行過濾。戒煙可減輕肝臟的負擔,為其恢復和正常運作提供更好的條件。

-

守護肝臟健康

肝炎在香港仍然是一個重大的健康問題,不同類型的肝炎對社區構成不同程度的潛在威脅。了解各類型肝炎、傳播途徑及最佳的預防方法,是保護自己與家人的關鍵。甲型和戊型肝炎可透過良好的衛生習慣,及注意飲食安全來預防;而乙型和丙型肝炎則需要避免接觸受污染的血液及體液。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並適時接種疫苗,有效保護自己及身邊的人免受肝炎侵害。

-

備註:

-

1. 資料來源:男性常見疾病 - 病毒性肝炎 (2024).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 https://www.chp.gov.hk/en/static/80064.html

2. 資料來源: 認識肝炎 (2023). Red Cross. https://www.redcross.org.hk/sites/redcross/files/media/hcs_files/HE%20202307%20%E8%AA%8D%E8%AD%98%E8%82%9D%E7%82%8E%20%20Understanding%20Hepatitis%20CHI.pdf

3. 資料來源: 病毒性肝炎監測報告 (2023).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 https://www.chp.gov.hk/files/pdf/surveillance_of_viral_hepatitis_in_hk_2022_full_report.pdf

4. 資料來源: 肝炎 (2022). NHS. https://www.nhs.uk/conditions/hepatitis/

5. 資料來源: 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治療 (2024). John Hopkins Medicine.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conditions-and-diseases/hepatitis/hepatitis-a/hepatitis-a-and-e-treatment

Hepat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