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最新消息
揭開骨質疏鬆症的真相 :如何保護骨骼並預防骨折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令骨骼變得脆弱,容易導致骨折的病症。隨著骨密度下降,骨折前都沒有明顯症狀,然而輕微的壓力如彎腰或輕微跌倒,都可能導致嚴重受傷。當中,維持活動能力和平衡的重要部位如脊椎、髖部和手腕,則最容易受到影響。

-

當身體骨質流失量超過補充的速度時,便會出現骨質疏鬆,骨骼會變得疏鬆和脆弱。雖然任何人都可能會患上骨質疏鬆症,但中高齡人士,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女性最為常見。不過,透過正確的生活模式、飲食習慣和預防措施,可以減慢骨質流失,保持骨骼強健。

-

骨質疏鬆症是甚麼?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骨骼疾病,骨質密度會隨時間流失。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骨骼會進行分解,流失的骨質會被新的骨骼組織取代。但在骨質疏鬆症的情況下,這個平衡會被打亂,令骨質流失多於新的骨骼組織的形成。最終導致骨骼變得脆弱,更容易導致骨折。

-

骨質疏鬆症最常引致髖部、脊椎和手腕骨折,這些部位對身體穩定性和活動能力十分重要。在嚴重的情況下,簡單的動作如彎腰或輕微跌倒都可能造成骨折。由於骨質疏鬆症在早期沒有症狀,許多人直到骨折發生才發現自己患病。

-

誰會受到骨質疏鬆症影響?

一般而言,任何人都有可能受到骨質疏鬆症影響,但某些群體的風險較高。由於雌激素(維持骨密度的重要女性荷爾蒙)水平急劇下降,因此更年期後女性的風險最高。研究亦顯示,骨質疏鬆症在白人和亞洲女性中較為普遍,尤其是停經後一到兩年的女性

-

除了年長的女性,年長男性也可能患上骨質疏鬆症。骨質密度會隨著年齡增長下降,因此年長人士的風險較高。此外,家族遺傳、不良的飲食習慣或缺乏運動的人士亦是風險較高的群體。

-

骨質疏鬆症的症狀

骨質疏鬆症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因此常被稱為「沉默的」疾病。大部份患者直到骨折發生才知道自己患病。然而,有一些微妙的症狀可能預示骨骼正在變弱。

-

其中一個早期徵兆是輕微跌倒或簡單動作(如扭轉身體、彎腰或提起輕物)後發生意外骨折。這些動作通常不會對健康的骨骼造成傷害,但隨著病情惡化,由於脊椎骨骼變弱而塌陷,患者會出現明顯的身高下降。

-

此外,患者可能會因為脊椎骨變得太脆弱而無法維持正常的姿勢,導致脊椎後凸(身體前傾),出現駝背的情況。這種身體彎曲的姿勢會影響患者的外觀並引起慢性背痛。在較嚴重的情況下,脊椎壓縮會減少肺活量,導致氣促和耐力下降,讓日常活動困難重重。

-

骨質疏少症與骨質疏鬆症的分別

骨質疏少症(Osteopenia)和骨質疏鬆症都是由於骨密度下降導致的,而兩者的不同取決於嚴重程度。

-

骨質疏少症是指骨質密度低於同齡人的平均水平,但未達到骨質疏鬆症的程度。在這個階段,骨骼會比正常脆弱,但不至於容易斷裂。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骨質疏少症可能會逐漸發展成骨質疏鬆症。

-

為了更容易理解骨質疏少症,可以將骨骼結構比喻為蜂巢。在健康的骨骼中,這個結構的孔洞細小而緊密;在骨質疏少症中,這些蜂巢的孔洞會逐漸變大,削弱整體結構;骨質疏鬆症則令這個過程更進一步,使孔洞變得更大,大大增加骨折風險。

-

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飲食:應該吃甚麼

均衡和護骨的飲食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和減慢骨質流失。攝取足夠的鈣質、維他命D和其他有助骨骼再生和提升骨質密度的營養素,是維持強健骨骼的關鍵。

-

奶類製品:鈣質和維他命D的可靠來源

鈣質是骨骼的結構成分,而牛奶、芝士和乳酪是最佳的鈣質來源。由於鈣質會自然流失,每天補充鈣質對預防骨質流失非常重要。維他命D亦存在於奶類製品中,有助鈣質吸收,確保身體能有效利用鈣質來強化骨骼。如果缺乏維他命D,便會影響鈣質的吸收,增加骨折風險。

-

綠葉蔬菜:含豐富的鈣質和鎂

菠菜、椰菜和西蘭花能提供植物性鈣質和鎂,這兩種營養素對骨骼健康亦同樣重要。鎂(Magnesium)在將維生素D轉化為其活性型態時擔當重要的角色,有助身體有效吸收鈣質。與奶類製品不同,綠葉蔬菜還含有抗氧化物(Antioxidants),可減低患上與骨質退化有關的炎症機會。食用各種綠色蔬菜可確保身體能補充維持骨骼結構和密度所需的礦物質。

-

豆製品:含鈣豐富的奶類替代品

豆腐、毛豆、豆漿和天貝(Tempeh)是優質的植物性鈣質和蛋白質來源,特別適合患有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t)或不喜歡奶類製品的人士。蛋白質對骨骼修復非常重要,而肌肉力量對減少與跌倒相關的骨折亦同樣重要。此外,大豆含有異黃酮(Isoflavones),這種植物化合物與改善骨密度息息相關,對停經後的女性特別有益。

-

預防骨質疏鬆症應避免的食物

雖然以上食物有助強化骨骼,但有些食物則可能加速骨質流失,削弱骨骼結構,增加骨折風險。某些飲食習慣會影響鈣質吸收,耗盡身體內必備的礦物質,引致炎症,加劇骨質疏鬆症的情況。儘量避免進食有損骨骼健康的食物,能有助維持骨密度和減少骨折的風險。

-

高鈉食物:鈣質經尿液流失

加工食品、快餐、罐頭湯和鹹味小食含有過量鈉(Sodium),迫使身體透過尿液排出更多的鈣質。由於鈣質對骨骼強度非常重要,過高的納攝取量會消耗身體內的鈣質儲備,削弱骨骼強度。骨密度下降與高鈉飲食有關,增加骨折的風險。

-

含糖食物和汽水:減少鈣質吸收並引發炎症

汽水、糖果、糕點和加工小食中的精製糖(Refined sugars)會為骨骼健康帶來負面影響。攝入高糖份會抑制腸道對鈣質的吸收,令骨骼缺乏這種關鍵的營養素。此外,糖分會引致慢性炎症,加速骨質退化。含有磷酸(Phosphoric Acid)的碳酸汽水會影響骨骼代謝(Bone Metabolism),隨著時間推移,會導致骨密度流失。

-

維持強健骨骼,擁有更健康的生活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但嚴重的疾病,骨骼會變得脆弱,即使是輕微的日常活動也可能導致骨折,影響活動能力與生活品質。因此,及早預防、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對維持骨骼健康至關重要。

-

主動關注骨骼健康,及早管理和預防骨質疏鬆症,可大大改善骨骼情況。攝取足夠且適當的營養至關重要,含豐富鈣質的食物有助強化骨骼,而過量的鈉、糖和咖啡因則可能加速骨質流失。

-

定期體檢

寶康醫療現推出骨質疏鬆風險篩查,有效評估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評估骨骼的健康狀況,按此了解體檢詳情。

-

備註:

1. 資料來源:骨質疏鬆症. (2024)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osteoporosis/symptoms-causes/syc-20351968

2. 資料來源: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steopenia and osteoporosis? (2021). Medical News Today. (2021)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osteopenia-vs-osteoporosis
3. 資料來源:骨質疏鬆症. (2025). https://www.elderly.gov.hk/tc_chi/health_information/bones_and_joints/osteoporosis.html

[Feb] Blog 2 - Featured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