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最新消息
中暑VS熱衰竭:了解兩者之間的區別

近年,香港的天氣變得越來越炎熱,2024年更創下歷史新高。根據報導,香港在2024年打破了35項高溫紀錄,達到攝氏35.7度,成為香港歷史上最熱的一年。持續的酷熱天氣會增加患上暑熱疾病的潛在風險,情況令人憂慮。

-

戶外工作者尤其容易受到酷熱天氣影響。一項調查顯示,香港60%的戶外工作者曾出現中暑症狀。中暑與熱衰竭是兩種因長時間暴露於極高溫度下所致的嚴重健康問題,因此了解這些情況有助降低患病風險。

-

熱衰竭是甚麼?

熱衰竭是由於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身體無法有效散熱所致的一種熱傷害。這種情況通常伴隨著大量出汗,如未能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就可能引發熱衰竭。

-

熱衰竭有甚麼症狀?

當身體失去大量水份和鹽份,便可能會出現以下熱衰竭的症狀:

·大量出汗

·頭暈

·噁心或嘔吐

·頭痛

·虛弱或昏厥

-

以下幾個因素皆可能會增加熱衰竭的風險,包括:

·濕度高:濕度高的環境會阻礙汗水的蒸發,讓身體難以降溫。

·劇烈的體力勞動:在炎熱的天氣中長時間進行體力勞動會大大增加體內溫度調節的負擔。

·過厚的衣物:過厚的衣物會困住熱量且阻礙汗水蒸發,加劇熱衰竭的症狀。

-

若未能及時治療,熱衰竭可進一步惡化為包括中暑在內的嚴重暑熱疾病。

-

中暑是甚麼?

中暑是一種比熱衰竭更嚴重的病症。當身體的核心體溫超過40°C104°F)時便屬於危險水平,導致中暑的情況。患者需要即時進行緊急治療,處理中暑情況。

-

中暑有甚麼症狀?

中暑的症狀包括:

·意識或精神錯亂

·說話含糊

·脈搏加速或減弱

·皮膚灼熱乾燥(無汗)

·失去意識或昏厥

-

中暑可能會危及生命,如果未能即時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器官受損,甚至死亡。常見的情況是,當熱衰竭未得到妥善處理,身體的降溫機制未能跟上體溫上升的速度,便會容易中暑。

-

如何預防中暑與熱衰竭?

在酷熱天氣下預防中暑與熱衰竭非常重要。以下幾項預防措施能幫助減低中暑和熱衰竭的風險:

措施

作用

補充足夠水份

多喝水,喝水能有助於調節體溫並補充流失的水份。同時,含有電解質的飲品亦有助於維持體內鹽份與礦物質的平衡。

穿合適的衣物

鬆身且淺色的衣物能提升空氣流通,有助於保持身體涼爽。此外,佩戴帽子或使用防曬產品可保護皮膚,免受陽光的傷害。

避免劇烈活動

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段內(通常是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進行戶外活動。如必須進行,應多加在陰涼或涼爽的地方休息。

使用風扇與空調

盡量留在室內有空調的地方或使用風扇來幫助降溫。這對兒童、長者或有暑熱病歷等人士而言非常重要。

注意高風險群組

幼童、長者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可能無法有效調節體溫,較容易患上暑熱疾病。因此,我們應確保能時刻監測他們的身體狀況。

-

如何應對熱衰竭

當開始出現熱衰竭的症狀,最重要的是迅速採取適當的處理:

措施

作用

將患者移至較涼爽的環境

將熱衰竭患者轉移至陰涼或有空調的地方,幫助降低體溫。

向患者提供凍水

為熱衰竭患者提供少量凍水,以幫助補充重新水份。同時,避免為患者提供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品,因為這些飲品會加劇脫水情況。

宜多休息

讓患者在涼爽的環境中休息,避免患者在完全恢復前繼續進行體力勞動。

-

熱衰竭可能會惡化為中暑。因此,如出現症狀惡化或未能通過以上方法改善熱衰竭的情況,應立即求醫。

-

如何應對中暑

中暑是緊急狀況。如懷疑中暑,應立即按照以下步驟處理病況:

立即致電緊急熱線

中暑需要進行緊急的醫療處理。撥打999或當地的緊急電話,尋求即時協助。

協助患者降溫

在等待醫療協助時,盡量將患者移至陰涼或空調環境,使用凍水、冰敷或風扇幫助患者降低體溫。同時,可將冰袋敷在患者的腋下、鼠蹊部、頸部及手腕等部位,這些部位有大血管,能更有效地幫助降溫。

不要嘗試向患者提供任何水份

與熱衰竭不同,中暑患者可能已經失去意識或無法吞嚥,因此應避免給予他們任何水份。

即時醫療處理能預防中暑對身體帶來的長期損害或防止有生命危險。

-

熱衰竭與中暑的區別

了解熱衰竭與中暑的主要區別對於正確識別和有效處理這些暑熱疾病非常重要。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核心體溫、症狀、嚴重程度和處理方法等。
-

狀況

熱衰竭

中暑

核心體溫

低於40°C104°F

高於40°C104°F

症狀

大量出汗、頭暈、噁心、疲勞

意識錯亂、說話含糊、皮膚乾熱(無汗)、昏厥

嚴重程度

較輕,但可進一步發展為中暑

會危及生命,需要立即求醫

處理方法

休息、補水、留在涼爽環境

需要立即治療,使用靜脈輸液及用冰敷降溫

-

值得注意的是,熱衰竭通常能透過休息和補水來控制病情,但中暑則是緊急情況,需要立即進行治療。

-

酷熱天氣下保持安全的要點

在酷熱的天氣下,正確識別中暑與熱衰竭的症狀並了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是保持安全的關鍵。透過防暑措施,如補充足夠水份、穿著合適衣物,以及盡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段進行體力勞動,能有效降低暑熱疾病的風險。當患上暑熱疾病時,必須迅速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避免病情惡化。了解暑熱疾病的症狀和應對方法,能保護你和你的家人免受中暑與熱衰竭的傷害。

-

寶康醫療診症服務

寶康醫療中心由具備專業資格的家庭醫生主理,提供家庭醫生診症。歡迎致電寶康醫療中心查詢及預約。

-

中環診所

電話 : 2523 1808

地址 : 中環德輔道中33號10樓 (港鐵中環站B出口或香港站C出口)

-

觀塘診所

電話 : 2523 9383

地址 : 九龍觀塘道418號創紀之城五期東亞銀行中心28樓2802室

(港鐡觀塘站A2出口)

-

參考資料:

1. Earth.org. (2025). Hong Kong breaks 35 temperature records in 2024, hottest year in city's history. Retrieved from https://earth.org/hong-kong-breaks-35-temperature-records-in-2024-hottest-year-in-citys-history/

2.Hong Kong Free Press. (2023). 60% of Hong Kong outdoor workers suffer heatstroke symptoms despite new warning system, survey finds. Retrieved from https://hongkongfp.com/2023/09/06/60-of-hong-kong-outdoor-workers-suffer-heatstroke-symptoms-despite-new-warning-system-survey-finds/

3.Mayo Clinic. (2024). Heat stroke: Symptoms, causes, and treat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heat-stroke/symptoms-causes/syc-20353581

[Jun] Blog 2 - Featured Image_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