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最新消息
前十字韌帶與副韌帶受傷: 運動員如何預防、康復並重回巔峰

在最近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各地的運動健兒向世界展現了他們努力的成果。他們全情投入、不屈不撓的毅力和強大的力量實在令人欽佩。然而,在慶祝勝利的同時,我們亦看到了許多運動員要面對傷患這個難關——特別是那些有可能終止他們運動生涯的嚴重創傷。其中一種最常見的運動創傷就是膝關節受傷,特別是ACL(前十字韌帶)和MCL(內側副韌帶)。剛在巴黎奧運會獲得金牌的香港劍擊運動員江旻憓,亦曾在運動員生涯早期經歷嚴重的ACL創傷。對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人士來說,受傷實在無可避免。但是有適當的運動前準備和正確的心態,能有效減低ACL和MCL受傷的風險。

-

前十字韌帶和內側副韌帶是甚麼?

-

ACL(前十字韌帶)

前十字韌帶 (ACL) 是穩定膝關節的其中一條最重要的韌帶,連接股骨(大腿骨) 和脛骨 (小腿骨),控制膝蓋的前後活動。由於ACL在保持膝蓋穩定性中有着重要作用,ACL的受傷會顯著影響運動能力,通常需要進行手術,而術後亦需要長時間的康復治療。

-

MCL(內側副韌帶)
內側副韌帶(MCL)位於膝蓋的內側,連接股骨與脛骨,其主要功能是穩定膝蓋內側,尤其是當膝蓋受到內向力量時。雖然MCL受傷的影響通常較ACL輕,但仍會引起劇烈疼痛,並局限了運動員的活動。

-

ACL與MCL的脆弱性: 為何運動員容易受到這類型傷患?

-

ACL撕裂與扭傷

ACL受傷常見於需要突然停止、扭轉或改變方向的運動,如籃球、足球和滑雪。這些動作會給ACL帶來極大壓力,使其容易撕裂或扭傷。當運動員從跳躍中著地不穩或快速轉向時,ACL可能會被過度拉伸。這類受傷通常伴隨膝蓋內的「啪」聲,隨即出現疼痛和腫脹,並且常需進行ACL重建手術才能恢復完整功能。手術後康復過程一般需要數月的ACL康復訓練,恢復膝關節的力量和靈活性。

-

MCL撕裂與扭傷

MCL受傷常見於高撞擊性運動,如足球和橄欖球,當膝蓋受到外力推向內側時,容易受傷。與ACL受傷不同,MCL受傷通常可通過保守治療來處理,如支架固定、物理治療等來逐步恢復活動。然而,MCL的康復時間會因損傷嚴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分別。MCL損傷的症狀包括膝內側疼痛、腫脹和不穩定感。雖然MCL受傷較少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但是如果傷勢嚴重,康復時間仍可能長達數月。

-

恢復與預防ACL和MCL受傷

-

ACL受傷的康復

ACL受傷的康復過程一般需要結合手術和非手術治療。對於完全撕裂或嚴重損傷,ACL往往需要透過手術重建,手術中會用患者自身或捐贈者的組織來替換撕裂的韌帶。手術後,康復過程主要透過物理治療以恢復膝蓋功能,包括力量訓練、關節活動訓練和平衡訓練。整體康復時間可長達六個月至一年。

-

MCL受傷的康復

MCL傷患通常比較容易治療,康復效果亦較佳。許多MCL損傷無需手術,可以透過進行保守治療,如休息、冰敷、加壓和抬高(RICE)以及物理治療來緩解治療目的是減少疼痛和炎症,並同時逐漸改善膝蓋穩定性和力量。康復時間因損傷的嚴重程度有所不同,從幾週至三個月或更長時間不等。

-

預防ACL和MCL傷害

雖然進行高危運動時無法完全避免ACL和MCL的受傷,但亦可以採取以下方法來降低風險:

-
力量訓練
深蹲和弓步動作有助於加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特別是股四頭肌、腿後肌和髖部肌肉。增強式訓練例如深蹲跳等爆發性訓練能提高力量和耐力,幫助膝蓋應對突如其來的動作。

-

正確的姿勢

在運動中保持正確姿勢非常重要,例如著地時讓膝蓋對準腳趾或轉向時保持穩定。運動員可以透過觀看錄像分析,糾正有可能導致受傷的錯誤動作,以提高姿勢的準確度。

-

柔韌性與平衡訓練

動態拉伸應在訓練前進行,靜態拉伸則在訓練後進行,以提高柔韌性。平衡訓練(如單腿站立)和反應訓練有助於提高體感,讓身體更迅速地急速變向作出反應,從而減少膝關節受傷的風險。

-

江旻憓: 克服ACL撕裂的體壇明星

香港劍擊運動員江旻憓曾因多次ACL受傷而面臨巨大挑戰。2017年,她首次撕裂ACL,需接受手術並經過近一年的康復。即使她重返賽場,但在2019年於布達佩斯世界錦標賽上再次因ACL撕裂受傷。在康復期間,江旻憓採用了素食飲食,融入海藻、薑黃和菌類等具有療癒功效的食物來促進康復。她嚴格的康復計劃和訓練讓她逐步回歸賽場,並在2023年重新奪回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
-
江旻憓自11歲開始劍擊生涯,並在30歲時達到職業生涯的巔峰,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獲得她的首枚奧運金牌。這場勝利標誌著她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並展示了這位世界排名第一的重劍運動員的卓越成就。

-

克服ACL與MCL傷害: 韌性的成長之路

運動員的生涯充滿了勝利與挑戰,而在最近的奧運會更突顯了這些挑戰對運動員的影響。ACL和MCL創傷是運動員最常見及最嚴重的難關,更甚的是他們的職業生涯往往會因此而終止。江旻憓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採取正確的方法、正面的心態接受治療,從傷患中完全康復是絕對有可能的。透過嚴格的康復計劃、專業的治療方案以及對全人健康的關注,運動員絕對可以重返賽場,並在未來的日子取得成就。ACL和MCL受傷的風險雖然無法完全消除,但只要了解當中的原理並正確處理傷患,就能幫助運動員減少這些傷患造成的影響,讓每個難關都可以成為未來成功的踏腳石。
-

備註:

1. 資料來源:網路醫生網站 (2023) https://www.webmd.com/first-aid/rice-method-injuries

2. 資料來源:SELF (2023) https://www.self.com/story/a-10-minute-fat-burning-plyometric-workout-you-can-do-at-home
3. 資料來源: Verywell Fit (2023) https://www.verywellfit.com/how-to-do-box-jumps-4588131

4. 資料來源: Physiopedia (2023) https://www.physio-pedia.com/Single_Leg_Stance_Test

Blog 2 - Featured Image (No 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