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最新消息
農曆新年食物安全指南:美食愛好者必讀

臨近農曆新年,不少市民開始準備迎接節日的盛宴和傳統美食。從分享盆菜到品嚐口感甜膩的年糕,美食在節慶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籌備與親朋好友團聚之際,食物安全雖然至關重要,但往往在人們沈醉於節日氣氛時被忽略。從選購食材到預防哽塞危險,再到如何妥善保存剩餘的食物,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在享用傳統賀年食品同時,確保親朋好友的健康和安全。

-

精明選購傳統賀年食品

全盒是香港人過年的必備元素,全盒內會放滿開心果、瓜子和賀年糖果等賀年食品,為訪客帶來歡樂。因此在選購賀年食品時應多加留意各種細節,確保食物安全。

-

避免含人工色素的糖果

選購賀年糖果時,要特別注意當中是否含有人工色素。研究顯示,如紅色40號、黃色5號和藍色1號等合成色素會令糖果呈現不自然的鮮艷色彩,這些色素會導致兒童的行為改變及過度活躍。 相反,應選購顏色較柔和,使用如蝶豆花、甜菜根或薑黃等天然食材製作的糖果。

-

如何挑選安全的傳統零食

傳統賀年零食的品質指標亦非常重要。例如,天然開心果外殼應呈淺米色至淡奶油色,並偶有深色斑點。避免選購外殼顏色亮白均勻或呈粉筆狀的開心果,因為這些開心果通常代表經過過氧化氫漂白,可能會殘留有害的化學物質。同樣,在選購瓜子時,應選擇表面呈自然啞光顏色而不是像玻璃般光亮的瓜子。那些外表均勻光澤,顏色不自然的瓜子通常表示打蠟過度,而打蠟過程中含有的潛在有害物質會隨著時間在體內積聚,對健康構成威脅。

-

預防節日期間發生哽塞意外

傳統賀年食品,特別是湯圓和年糕等黏性食物,容易造成哽塞(哽親)的情況,尤其是對於吞嚥能力較差的幼兒和老年人來說更需要特別注意。在準備這些食物時,可以作出適當的調整以減低哽塞的風險。湯圓可以在食用時切成四份,並確保煮至軟身但不會太黏。年糕則可以切成不超過一吋闊的薄片或小塊,並建議用蒸的方法處理至軟身,而非用傳統煎年糕的方法,因為煎年糕會令質地較韌。

-

在享用這些食物時,確保進食的環境安全可以減低哽塞的風險。避免在熱烈暢談或玩遊戲期間進食這些食物,確保光線充足讓大家能看清食物。如有戴假牙、有吞嚥困難的長者或幼童,更應安排至少一個人在旁觀察,以防止意外發生。

-

寶康醫療深信健康是幸福生活的最佳保障,要活得健康,不能紙上談兵。定期體檢是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之一,可了解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亦可乃早發現潛在的致病的健康問題。
-
我們現推出2025蛇年體檢優惠,低至38折。現凡購買指定體檢計劃,可以優惠價HK$215接四價種流感疫苗(原價HK$350)

立即按此參閱體檢詳情。

-

烹調與供應盆菜

-

安全烹調盆菜

盆菜是香港人過年必備的傳統菜式,由於製作過程複雜及包含多種食材,因此在處理時需要特別謹慎。盆菜的製作涉及各種食材,需要透過不同方法進行烹飪,從燜煮肉類到海鮮和蔬菜。每種配料都經過不同的處理步驟,包括醃製、預煮、冷卻和最後的裝盆。由於盆菜的處理步驟繁瑣,如不遵循適當的步驟,非常容易在多個關鍵點出現食物安全的問題。

為確保食物安全,在烹調過程中必須有系統地控制溫度。研究顯示,食物在室溫下放置過久會導致病菌迅速繁殖,同時可能產生即使再加熱也無法消除的耐熱毒素。 預備食材時,應使用冰浴系統快速降溫,將大份量的食材分批小量存放,並放入淺盤加快冷卻。所有預煮的配料應密封儲存在攝氏4度的環境,避免交叉污染。

-

安全供應盆菜

供應盆菜時,溫度管理非常重要。重新加熱時要確保徹底加熱,盆菜中心溫度應達到至少攝氏75度,在情況許可下可以使用食物溫度計量度溫度進行驗證。如食用時間較長,應使用煤氣爐等設備進行加熱,保持溫度在攝氏60度以上。與他人分享食物時,應使用公筷,避免食客之間交叉感染。在大型聚會中,由於多人在較長時間內共享同一道菜,這種做法變得尤其重要。

-

如何安全儲存農曆新年剩餘的食物

農曆新年的節慶活動通常需要準備大量食物,節日後經常會有不少剩餘的食物。如果剩餘的食物未能妥善儲存可能導致食物中毒,因此如何儲存食物非常重要。

-

重要的溫度控制和儲存指引

時間和溫度控制對防止細菌繁殖非常重要。在攝氏4度至60度之間,有害細菌可以在食物中快速繁殖,因此冷藏剩餘食物非常重要。所有剩餘的飯菜應在煮熟或供應後兩小時內冷藏。任何在室溫下放置超過四小時的食物都應丟棄,因為這段時間足以讓細菌大量繁殖並產生潛在毒素。

-

年糕和糕點即使在冷藏條件下也容易因潮濕而發霉。因此這些食品需要進行仔細的監察,如發現有發霉的跡象或異味,代表食物可能已受污染,應立即丟棄。很多人認為只要切走發霉部分,其他部分仍可食用。然而,一旦出現霉菌,即使只是小部分,代表霉菌已經深入蔓延至食品內。因此建議將整個食物丟棄。

-

如果決定保存剩餘的食物,不論外表如何新鮮,都應實施嚴格的三天冷藏期限。剩餘的食物應儲存在經過消毒的密封容器內,以減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並保持適當的食品質素。

-

聞一聞- 是否安全?

我們經常依賴「聞一聞」的方法來檢測食物是否仍可食用,認為只要沒有異味就代表安全。但這種測試會帶來虛假的安全感,因為有害細菌可以在不產生可察覺的氣味或可視變化的情況下繁殖。即使看起來新鮮的食物也可能含有危險水平的病原體。重新加熱剩餘食物時,應確保中心溫度達到攝氏75度,而且只能重新加熱一次。多次重複加熱可能會令細菌產生抗性。

-

在農曆新年期間確保食物安全

在慶祝農曆新年的同時,確保食物安全對保護家人健康非常重要。從挑選安全的傳統賀年糖果、預防黏性食物的哽塞風險,到正確處理如盆菜等共享佳餚,這些建議能確保我們每個人都能安全享用珍貴的傳統節日美食。遵循這些指引,我們才可以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在農曆新年期間透過傳統節日美食與親朋戚友共創歡樂回憶。

[Jan] Blog 1 - Featured Image_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