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十月至十二月,是不少香港人期待已久的大闸蟹季节。这种季节性美食口感独特且蟹膏香浓,即使胆固醇含量较高,依然大受欢迎。虽然大闸蟹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因其胆固醇较高,我们应适量食用以平衡大闸蟹为我们带来的健康风险和益处。
-
大閘蟹的营养价值
大闸蟹的营养价值极为丰富,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锌和钙,适量进食的话对身体多种机能有益,并能促进整体健康。然而,大闸蟹的胆固醇含量比其他海鲜高,因此即使营养丰富,也需节制食用。以下是大闸蟹的营养成分,及其健康益处:
-
蛋白質
6盎司(约170克)的大闸蟹所含的蛋白质,大约等于三只鸡蛋的总量。蛋白质是多种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重要元素,因此大闸蟹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 增强肌肉力量:蛋白质能促进肌肉增长和修复,适合经常做运动或需要提升肌肉线条的人士。
- 促进新陈代谢:蛋白质可显著提高新陈代谢,有助燃烧更多卡路里。
充满饱腹感:蛋白质能帮助提供饱腹感、控制饥饿感,并有助体重管理。
-
铁
每6盎司大闸蟹含有约2.9毫克铁。铁能帮助氧气输送至肌肉和大脑,对于提升能量和专注力非常重要。以下是大闸蟹中铁含量的益处:
--
男性: 19岁以上数男性每日需摄取8毫克铁 ,大闸蟹能助男性补充铁质,提升体能表现。
-
女性: 女性每日对于铁的需求会因应年龄和生理状态而异,19-50岁的女性每日需摄取18毫克的铁质;50岁以上女性每日只需摄取8毫克;孕妇则需27毫克。充分摄取铁质有助预防贫血及支持健康怀孕。-
-
缺乏铁质可能会导致耐力下降、减低免疫力,并对专注力产生负面影响。
-
锌
每6盎司大闸蟹含有若3.7毫克的锌 ,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及减少炎症。
增强免疫力:锌对于免疫系统非常重要,能帮助身体抵抗病毒感染,及加速康复。
促进新陈代谢:锌有助促进新陈代谢,并协助将食物转化为能量。
加强伤口愈合能力与抵抗炎症:锌能加强伤口愈合能力,减少炎症,在应对慢性病时效果尤其显著。
-
大闸蟹的胆固醇含量
大闸蟹,特别是其浓郁的蟹膏,胆固醇含量极高。每100克蟹膏中,胆固醇含量可达200至466毫克,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年人每日胆固醇摄取量,不应超过300毫克。这意味着,即使食用少量蟹膏,亦会接近甚至超过世卫建议的每日摄入量,因此必须控制食用量。尤其是患有心脏病、高血胆固醇,或有家族遗传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士,更需格外注意食用量。
-
来自动物的脂肪会提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坏胆固醇)的水平,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动脉斑块堆积。由于蟹膏的脂肪含量较高,为避免坏胆固醇水平飙升,建议适量食用,不宜过量。
-
大闸蟹的建议食量为每次不超过两只(约4至6两)。对于高胆固醇或心脏病患者,每次只应食用一只。适量食用大闸蟹能降低因高胆固醇引发的健康风险,同时保留享用大闸蟹的美味与健康益处。此外,与含有高膳食纤维的蔬菜配合食用,能避免当日摄取过量胆固醇,有助维持均衡饮食。
-
宝康医疗提供基本体检,包血脂分析、糖尿组合、肾功测试等。定期检查有助发现早期潜在的健康问题,降低患病风险。现凭指定信用卡可享低至48折优惠,按此参阅计划详情。
-
如何挑選及处理大闸蟹
在品尝味道独特的大闸蟹时,食物安全同样重要。由于大闸蟹可能携带细菌和寄生虫,如处理不当,可引致食物中毒。作为香港秋季的时令美食,要安全享用大闸蟹,选购及烹调过程皆需格外谨慎。
-
以下是从选购到烹调的关键步骤,帮助你安心品味大闸蟹:
-
挑選
只购买活蟹,并确保蟹壳完整、有光泽且无异味。大闸蟹的新鲜度非常重要,因可避免细菌滋生。
-
储存
将大闸蟹冷藏,直至准备烹饪,以减低细菌滋生;购买后应尽快食用,以保持新鲜。
-
处理
烹饪前,应用清水彻底刷洗蟹壳和蟹钳。由于大闸蟹可能带有寄生虫,因此必须完全煮熟。同时应避免生食,因为醋或芥末等调味料无法杀死细菌或寄生虫。
-
食用
食用前应移除内脏。为降低健康风险,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量食用含高胆固醇的蟹膏。此外,进食前务必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
-
备注:
1. 资料来源:时令食品与节日食安建议 (2021). https://www.cfs.gov.hk/tc_chi/whatsnew/whatsnew_sfst/whatsnew_sfst_Fresh_Water_Hairy_Crabs_and_Food_Safety.html
2. 资料来源: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iron. (2018).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287228
3. 资料来源: 胆固醇摄入量不再受限制? (2022). https://www.chp.gov.hk/tc/static/90041.html
4. 资料来源: Jesch, Elliot D, and Timothy P Carr. “Food Ingredients That Inhibit Cholesterol Absorption.” Preventive nutrition and food sciencevol. 22,2 (2017): 67-80. doi:10.3746/pnf.2017.22.2.67
![[Nov] Blog 3 - Featured Image_R1 (EN)](/Upload/news/17/photo/2cfa36dea2f344bd84bae8d4ed938bdc.jpg)